重庆艺才渝西校区传统节日之念·重阳节——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

发布日期:2024-10-12 09:08:47   来源 : 重庆艺才渝西校区    浏览量 :121
重庆艺才渝西校区 发布日期:2024-10-12 09:08:47  
121


重阳节

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



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

唐·王维
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

节日溯源







     重阳节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,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。“九”数在《易经》中为阳数,“九九”两阳数相重,故曰“重阳”;因日与月皆逢九,故又称为“重九”。九九归真,一元肇始,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。

农历九月初九

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


     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、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。传承至今,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。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。


     佳节将至,让我们翻开这本名为“重阳”的图册,追溯到从前,一起来探寻这神秘而又优雅的节日吧……








缘起







     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,起始于上古,普及于西汉,鼎盛于唐代以后。最早的记载源自《吕氏春秋》中的《季秋纪》:“(九月)命家宰,农事备收。”“是日也,大飨帝,尝牺牲,告备于天子。”汉代时重阳有了求寿的习俗。《西京杂记》记载: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蓬饵,饮菊花酒,云令人长寿。”大概在魏晋时期,重阳日已有了饮酒、赏菊的做法。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。到了明代,九月重阳,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,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,以畅秋志,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。



(艺才渝西校区~校园美景)








传说







桓景除瘟魔


     桓景为了拯救受瘟疫折磨的乡亲们,决定拜师学艺,最终成功斩除瘟魔的过程。桓景在东南山中找到了费长房神仙,经过刻苦学习,习得一身本领。到了九月初九,瘟魔再次出现,桓景带着茱萸叶和菊花酒回到家乡,让乡亲们登高避祸,并分发茱萸叶和菊花酒以避瘟疫。瘟魔出现后,被茱萸叶和菊花酒的气味吓得不敢靠近,最终桓景用降妖宝剑将其斩杀,从此瘟疫不再肆虐,人们为了纪念桓景的功绩,每年九月初九都会举行登高、插茱萸、喝菊花酒等活动。


登高寻九节菖蒲


      传说重阳节登高之俗,是始于秦始皇时,命令郑安期前往岭南寻找长生不老药,郑安期在白云山寻得九节菖蒲时,却不幸坠崖,后又乘坐仙鹤飞升。因此,重阳节登高祈福,可以转祸为福,传说从此开始。








民俗


登高望远

Mid-Autumn


     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。相传东汉时期,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。费长房对桓景说,今年九月九日会有大灾大难,家人如果佩戴上茱萸,登山饮菊花酒,就可以消除灾祸。到了这一天,桓景依言,举家登山,果然平安无事。晚上回到家中,看到鸡犬牛羊全都死了。此后人们每到九月九日便会登高、佩戴茱萸、饮菊花酒,以求免祸呈祥。唐代文人写的登高诗很多,尤以杜甫的《登高》最为有名: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现在登高不仅是为了避灾祈福,也成为了人们亲近自然、欣赏秋景的健康生活方式。


吃重阳糕


     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,重阳糕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制无定法,较为随意。九月九日早晨,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,口中念念有词,祝愿子女百事俱高,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。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,要作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有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意。

赏菊饮酒


     金秋九月,正是菊花盛放的时节。传说赏菊习俗起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,后人纷纷效仿他,于是就有了重阳赏菊的风俗,后来民间还将农历九月称为“菊月”。而饮菊花酒早在汉代就已盛行,汉刘歆《西京杂记》中就有:“当每年菊花盛开之时,采其茎叶,杂以黍米酿成,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。”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祛灾祈福的“吉祥酒”,人们在饮酒的同时也祈求身体健康长寿,是重阳节必饮之酒。


佩茱萸簪菊花



     佩茱萸簪菊花重阳节佩茱萸,在晋代葛洪《西经杂记》中就有记载。除了佩带茱萸,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,还有插在头上的。古人认为,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,所以不少妇女、儿童将茱萸佩带于臂,或插在头上。除了佩带茱萸,还有头戴菊花的。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、菊花来相赠佩带的。在清代北京人在重阳节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来“解除凶秽,以招吉祥”。


重阳敬老

(艺才渝西校区~校园美景)



     九九重阳,九九与“久久”同音,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。重阳节传承至今,又添加了敬老爱老的内涵,可以说这是重阳节在新时代的新表现形式,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风气。而且相比佩茱萸、饮菊花酒做诗词这些古人的风韵雅致来说,抽时间陪伴父母、尊老爱老也更容易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。


END

艺才渝西校区

编辑  | 李馨怡

图片 | 艺才宣传部

责编 | 傅   梅

审核 | 杨   树


重庆艺才渝西校区新媒体工作室出品

投稿邮箱:yxycxcb@163.com

官微QQ:422552493


CONTACT US
— 联系我们 —
手机号:17815230669 地址:重庆市璧山区碧青路1003号
扫码了解更多
©2024 重庆市艺才高级技工学校 版权所有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